Search


【垂死之家 - 膠椅當輪椅?】

另一個資源緊湊的例子是,雖然垂死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垂死之家 - 膠椅當輪椅?】

另一個資源緊湊的例子是,雖然垂死之家每位病人都有一張靠背椅子和一張床,但當中約1/3人完全不能自理(Totally dependent),餵餐、上廁所、轉位置等都要我們幫忙。在香港,我們有幾個協助運送病人的方法,重的用「吊臂機」,輕的用人手及床單借力。但這裡有的,只是緊湊的人手和狹窄的空間。就算婆婆雙腳完全沒力,我們也要每日幾次,把她由床上搬到椅上,拉出飯廳,抱其上長椅上等吃飯;吃完又抱回椅子,再拉回床位,抱她上床。你也許不知道,一個完全不能用力的人會有多重,即使是骨瘦如柴的老人家,也重到每次搬完都會腰痛(加上那時腰患未癒)。

而由床位運送去飯廳的椅子都只是正常的靠背椅子(如圖),沒有輪輔助,只有四條又平又長的椅腳。每次拉動椅子時,也只是人連椅子在狹窄的通道上強行拖行,一路上發出椅腳與地面磨擦而產生的刺耳聲音。

最難忘是要搬運一位沒有右手和左腳,肥胖而又有疥瘡的啞巴婆婆,平日我們也可以一人負責用雙手扣著婆婆的腋下,另一個負責抬起她的雙腳。但對著這位婆婆,可以借力的雙腋和雙腳都沒有了一半,怎樣抬也難以抬得穩。而且她有疥瘡,按常理不應該在沒有保護衣的情況下如此親密接觸。但是常理在這行不通,我們還是身貼身,緊緊地用抱的方法,合二人之力把婆婆抱回床上/椅上。婆婆知道自己比較難搬運,又重又少了借力點,所以每次幫完她,她都會從心地發出融化人心的笑容,用手輕撫我們的手臂或面龐,以示謝意。

PS:相片從Google search「垂死之家」所得,因為工作期間不得拍照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自從大學二年級,踏出框框的第一步去了緬甸,打開了一顆愛旅行的心,靠著獎學金去旅行! 相信「不為生存而迷茫,只為心靈去流浪」。世界多大,心也可以有多大。 <2014年> 緬甸、西藏、泰北美索、越南、泰國曼谷、南印度 <2015年> 台北、日本、東印度、北印度 <2016年> 台中、秘魯、玻利維亞、智利 <2017年> 德國、捷克、台北 現在於不同的網站分享旅行的小文章 (根據加入的時序排列) 1. 鐵鞋旅遊頻道 IronShoe Travel Channel http://ironshoetravel.com/?author=80 2. DCFever http://www.dcfever.com/travel/profile.php?id=713861 3. Travelpop https://www.travelpop.hk/bloggers/4661852596338688 4. 蔓珠媒體 Manju Media http://manjuhk.com/author/manjuhk0027/ 5. 背包客棧 http://www.backpackers.com.tw/forum/
九十後香港女生 獨愛旅行、攝影、文字 相信快樂不是世界圍著我轉,而是我圍著世界轉又轉。 合作邀約:[email protected] 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travellress/
View all posts